新华社惠灵顿10月17日电(记者龙雷 李惠子)新西兰地球科学组织领导的一项国际研究发现,在南极海域发现的甲烷逸出点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引发对这类现象与气候变化关联性的担忧。
领导这项研究的海洋学家萨拉·西布鲁克说,这些逸出点多为近年来形成,说明新西兰大陆周边南极区域甲烷排放模式出现重大变化。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科学家正在研究这些甲烷的来源,以及与日益加剧的气候变暖之间的关联。
西布鲁克说,甲烷逸出是指甲烷等化学物质从海底下方储层逸出并溶入海水,部分形成直达水面的气泡流。2012年,首个逸出点在南极偶然被发现,此后数量持续增加,在北极也观测到类似现象。团队记录了深入南极洲的罗斯海浅水区域几十处新的甲烷逸出点。这项研究已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西布鲁克表示,每次发现新逸出点都让人兴奋,但很快就被焦虑和担忧取代,因为可能有更多甲烷快速进入大气,而目前许多预测气候变化趋势的研究还未考虑这一因素。
研究团队利用遥控潜水器并派遣冰下潜水员在罗斯海不同的深度探查甲烷逸出点。去年,在位于南极罗斯岛的埃文斯角,他们意外找到数十处新的逸出点。
西布鲁克说,如果这种趋势持续,5到10年后的南极近岸环境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