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力、家庭接力、社会合力
新华社| 2025年08月28日 14:25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题:学校发力、家庭接力、社会合力——青少年暑期锻炼观察之一

新华社记者王楚捷、郑明鸿、周畅

学校开起暑期训练营,家长化身“陪练搭子”,社会机构来补位,球场、泳池全安排……记者近日在北京、安徽、贵州等地走访发现,这个暑期,各地学校把“每天一节体育课、两小时综合活动”的理念延伸到假期,校园、家庭与社会资源不断联动,孩子们的运动热情被实实在在地点燃了。

“暑期体育作业”的家校共育

“最后一圈了,大家坚持!”“腿伸直,拉伸才能到位!”虽是暑期,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北京进修附小”)每个工作日的清晨依然十分热闹:7点半吹哨集合,分年级分组完成动态热身、跳绳、50米X8往返跑等基础训练,随后围绕薄弱环节做强化,两位体育老师轮值把控强度与安全。

校长张秋敏介绍,这一线下训练营主要面向开学将要体测的准四、六年级学生,每两周为一期,贯穿整个暑假,学生自愿报名,体育老师轮值上岗,依据校内补课标准给予适当补贴,累计已有200余名学生参加。

“这一假期训练营从2023年寒假开始推出,既是为了体测作准备,也是希望学校在假期‘空档期’发挥作用,帮助孩子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张秋敏说。

“比平时上学还要早,连续两小时几乎没休息,体育老师鼓励孩子们‘经过暑假训练,你们出去就是一匹黑马’。”家长羊洁说,女儿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很高,“会拉着家人一起锻炼,写作业也更专注了。”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家长在送孩子来学校锻炼的同时,也会绕着操场跑上几圈,用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

在全社会更加重视体育教育的背景下,全国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开始布置暑期体育作业,并将其做成“家庭项目”:有任务清单、家长陪着做、开学集中验收。

贵州省毕节市第四小学教务处主任潘虹介绍,学校结合国家要求与学生年龄特点布置暑期体育作业,准高年级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还需要制定个人暑期锻炼计划。“我们有一本手册,家长可以贴孩子每日锻炼照片,也可在表格上记录完成情况。开学后班主任择优推荐5名学生,由学校统一表彰。”潘虹说。

一些学校把场地开放、安全培训与“防溺水”统筹推进。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三岔河镇中心小学暑期在校园内搭建了一个20米X10米的临时游泳池,请专业教练与救生员集中教授游泳技能。“7月12日开始,教了半个月。”校长代均介绍,这是习水县教育体育局今年暑假在6所沿河乡镇小学做的试点,“既能让学生锻炼身体,也能防范溺水等意外事件”。

社会力量补上暑期“赛与练”断档

记者梳理发现,在假期,有越来越多体育俱乐部等社会力量持续下沉到青少年运动一线,构建了更丰富的锻炼场景;为破解孩子假期“体育课断档”,学校与社会机构在场地、师资、赛事渠道上加速贯通,校内外资源由此更高效对接。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探索由区属国企时光集团公益化运营校园场馆:与区内50多所公办中小学签约,联合70余家优质机构,开设体育、艺术、科技等65类课程,已惠及8000余名学生。包河区教育体育局分管负责人高俊表示,通过“资源整合+资金监管”,既盘活了假期学校“沉睡”空间,也提升了课程规范性与服务稳定性。

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党委书记冯璐介绍:“课程开设方面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今年暑期,仅我们学校就开设近40门特色课供孩子选择,同时老师们会在校园内值守、管理,这样更加安全有序。”

北京进修附小暑期组织专项集训队,涵盖轮滑、足球、柔道、羽毛球等6个项目,面向有兴趣或特长的学生招生。张秋敏说,集训队部分项目在体校或合作社会机构,如学校周边的武术馆、击剑俱乐部开展,学生将利用假期参与区级、市级比赛。

与资源协同同步,暑期青少年体育赛事供给也在加速扩容。今年暑假,首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沈阳开幕,第四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等青少年高水平赛事推进总决赛进程;同时,面向更广人群、项目更细分、组织更规范的基层青少年体育赛事在各地密集展开,给“平时缺少上场机会”的孩子提供展示舞台。

贵州嗨蚊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晨稀介绍,今年夏天该公司篮球培训项目招收学员约200名,多为6至12岁的孩子。“公司暑期举办了多场篮球、羽毛球、足球比赛,青少年参与累计逾2000人次。”他说,同其他比赛相比,他们弱化了专业性和竞技性,突出社交属性和娱乐性,“专业的比赛国内已经有很多了,但参与门槛比较高,我们想让更多青少年能有机会和朋友一起站上赛场,玩得开心一点”。

优质供给与科学引导仍需协同发力

总体看,各地暑期青少年体育锻炼推进有力、覆盖面扩大、项目更丰富,校园、家庭与社会力量协同发力,参与热度与科学性同步提升。但部分地区高水平教练短缺、社会培训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个别家庭存在“家长不在场、打卡走形式”等问题,仍需各方协同发力,让“动起来”的热度沉淀为长期的健康习惯。

假期中,家庭是孩子锻炼的第一场域,家长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能否坚持、是否科学。“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假期体育锻炼‘打卡’,但少部分学生不是很自律,如果家长不监督,就不会严格按要求运动,家校合作还是有一定困难。”潘虹说。

就暑期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而言,社会反映集中在预付费风险、资质不全、夸大宣传、退费难等方面,监管规则与行业门槛仍待完善。多名受访家长与从业者建议,建立“优质机构白名单”、鼓励先学后付或分期支付,并提升从业人员资质与安全保障,让家长放心,也让好机构更容易被看到。

一名在安徽从事青少年体育培训的退役运动员告诉记者,市场上有机构“靠短视频、直播获客”,甚至“80%的精力放在推广上”,教学层面“看别人家练什么就跟着学”,建议家长理性选择,重点看教练资质与专业履历、机构口碑与稳定性。

马晨稀观察发现,现在青少年的竞技水平明显提高,运动选择也更多元,接触滑板、骑行、滑雪等新兴运动项目的孩子越来越多,但这些项目参与门槛偏高,专业赛事与教练资源不足。他建议一方面降低参与门槛、加大青少年组别赛事供给,另一方面通过政企协同、人才引进与本地高校定向培养,完善高水平教练供给与赛事体系。

当校园供给、家庭陪伴与社会场景彼此契合,孩子们在阳光下的每一次奔跑,都会为人生的“长跑”蓄积能量。让热爱留下来,让运动成为习惯,正在这个暑假发生。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