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拉美手记|当鲜花遇上关税——美政策不确定性搅动哥伦比亚鲜花产业链
新华社| 2025年07月01日 13:39

新华社哥伦比亚法卡塔蒂瓦6月30日电 行走拉美手记|当鲜花遇上关税——美政策不确定性搅动哥伦比亚鲜花产业链

新华社记者李子健

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出发,驾车西行大约一个半小时,便抵达昆迪纳马卡省法卡塔蒂瓦市的巴扎尼花圃。记者抵达当地的时候天空阴沉,细雨绵绵,这样的天气对花卉种植者来说意味着更大的采收难度和病害隐患,但更令人担忧的是来自北方的“阴霾”——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正搅动哥伦比亚鲜花出口产业链。

巴扎尼花圃拥有40年历史,雇用着数百名工人。这家花卉种植园总经理巴勃罗·巴扎尼的讲述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开始。“那是一个周日,突然传来美国可能对我们加征25%关税的消息。”巴扎尼回忆道,“我们当时完全不知所措,彻底陷入恐慌。”

今年1月26日,哥伦比亚和美国因移民遣返问题发生冲突,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哥实施包括加征25%关税在内的制裁措施。虽然这场危机已过去,但它在哥伦比亚花农心中投下的阴影却难以消散。

官方数据显示,哥伦比亚是世界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其中对美出口占比约80%。花卉产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万,是哥伦比亚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特朗普4月2日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这10%由谁来承担?”巴扎尼的疑问也是所有花农心头的疑问。“如果让我们生产商全额承担,那就等于我们成本增加了10%。然而,很少有花卉企业利润率能高过10%。”

巴扎尼说,起初有美国客户要求种植园承担全部关税,直到种植园方面拿出详细的供应链成本结构并进行沟通后,客户才逐渐理解并开始转向寻求共同解决方案。“我们正在与物流商、进口商和批发商协商,共同分担这部分成本。”他说。

对巴扎尼和他的同行而言,10%的关税或许是一个可以尝试分解的商业难题,更难以承受的是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带来的不确定性。“现在整个行业态度都转向保守。”巴扎尼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人敢轻易扩大种植面积或进行大规模投资。

记者看到,田间采摘工作已经结束。走进处理车间,人声与机器声交织。空气中弥漫着花卉散发出的淡淡甜香。娇艳的花朵在工人们灵巧的手中,被迅速地分级、剪裁、捆扎,然后装入印有公司标识的纸箱。这里的绝大多数鲜花,将通过波哥大埃尔多拉多国际机场运往那个既是最大市场、也是最大变数的国度——美国。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