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社交媒体 韩国年轻人开启“多巴胺排毒”
新华社| 2025年05月09日 14:18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许多人一闲下来就会忍不住抓起手机,漫无目的地刷帖或短视频,浪费大量时间。在韩国,越来越多年轻人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有意远离社交媒体,代之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现象被媒体称为“多巴胺排毒”。

据韩国《中央日报》9日报道,21岁的大学生闻多敏(音译)去年意识到自己每天花10小时沉迷于社交媒体,于是果断删除了社交媒体账号。

她说:“即使交作业的最后期限迫在眉睫,我也无法抗拒社交媒体。它将我拉入无休止的短视频循环中,直到深夜……根本停不下来。”

闻多敏说,她告别社交媒体,转而看看书、听听歌,从中“获得了更多满足感”。谈及这一年多来的变化,她认为自己最大的改变是阅读和工作时能够更加专注。即使“没有社交媒体,我也能在生活细节中找到快乐,建立更稳固的友谊,笑容也更多了”。

现年26岁的软件工程师辛尹志(音译)删掉手机中的社交媒体,花更多时间专注于工作。她说:“不仅是我,不少朋友和熟人也‘戒’了社交媒体,希望活得更健康。”

有些人暂时难以完全戒掉社交媒体,就选择加入主题为“多巴胺排毒”的网上论坛或聊天室,与网友们互相监督、分享经验。在韩国主流即时通讯服务软件“卡考说说”上,这样的聊天室有几十个。还有一些热心人组织绘画、讨论、冥想、阅读等线下活动,广受欢迎。

韩国多家市场跟踪机构去年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人一年在视频分享网站“优兔”上花费的总时长达1021亿分钟,相较于2019年的519亿分钟几乎翻了一番。其背后主要原因是对短视频的需求不断增多。

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心理学教授金钟焕(音译)说:“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内容能够非常有效地刺激大脑的奖励系统和多巴胺回路。由于我们的大脑对新的刺激相对敏感,短时间内过度重复消费这类内容会导致对即时快感上瘾……上瘾后,人就会开始寻找同类快感提供者,而不想学习。”

金钟焕说:“对多巴胺上瘾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缺乏批判性思维等副作用。反之,如果人们不接触这种即时快乐,就能恢复注意力和批判性思维。”(荆晶)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